淘宝搜索”蓦然公考“或加微信”mrgk002“找我做一对一选岗报考咨询,免费送独家复习资料!





公考常识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7次变法

蓦然资料站 http://www.mrzlz.com 2023-09-20

  1. 李悝变法


  (1)年代:战国(魏国魏文侯时期)。


  (2)概述:李悝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的变法改革。李悝变法极大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魏国因此而富强。


  (3)要点: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李悝编制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2. 商鞅变法


  (1)年代:战国(秦国秦孝公时期)。


  (2)概述: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当政时进行的变法改革。商鞅自卫国入秦,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3)要点: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县制,军功爵制,连坐法。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年代: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


  (2)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孝文汉化缓和了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要点: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从平城迁都到洛阳,改易汉俗。


  4. 王安石变法


  (1)年代:北宋(宋神宗时期)。


  (2)概述:王安石变法亦称熙宁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由于三冗危机(冗官、冗兵、冗费)而最终形成的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3)要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等。


  5. 张居正改革


  (1)年代:明朝(明神宗时期)。


  (2)概述:张居正改革是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张居正在政治上创制了“考成法”,整顿吏治,并加强中央集权制;军事上进行了完善部署,基本上肃清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明廷的“南倭北虏”的边患;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3)要点:考成法、一条鞭法。


  6. 洋务运动


  (1)年代:晚清(19世纪60—90年代)。


  (2)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双重打击下,清政府内外交困。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4)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5)指导思想:“师夷制夷”“中体西用”。


  (6)主要内容:


  ①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福州船政局。


  ②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


  ③海军: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④新式教育:创立京师同文馆,举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


  7.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年代:晚清(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2)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各地开设租界,抢夺资源,使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救亡高潮。


  (3)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5)内容:


  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④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⑤训练新式陆军海军。


  ⑥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6)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0

上一篇:

没有了: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