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公务员考试中运用底线思维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底线思维是以底线为导向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心态,要求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客观分析每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
以我的上一次公考为例。4.23笔试结束,4月28日,我办理了辞职手续。当时的想法:人生难得能脱离正常生活轨道,我要珍惜这难得的空白:空出三五个月时间,无论公考成败。与大概七八九十年的一生相比,这段时间,我想多数人都空得起。
具体安排是:读书(想读的书:哲学、思维方面)、练字、看山(闲居老家山村)、思考人生、放空自己。
同时,我开始有意地准备面试。我的想法是:对于笔试,我得做好最坏的打算。那么,
1、最坏结果:没有进面试
不过,我可以为下一次公考面试或者其他工作的面试做准备;同时,我还可以学到一些与人交流、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协调活动、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而这些不就是生活么,不就是对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么。
2、次坏结果:最后一名进面
噢,那我岂不是比其他对手要早准备一个多月的时间,所谓,分数不够、时间来凑;天分不足、努力来补。
即便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便不能逆袭,但如果能拿个面试考场第一,也是顶天立地的;拿不了第一,吓也要吓出对手一身冷汗,虽败犹荣;再退一步,向所有人展示你自己,展示容貌、言谈、举止……哪怕就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或者一口洁白的牙齿。相信自己,你总有胜出别人的一个点,无论这个点对于面试是否重要,至少对于你来说,它是重要的。
3、好结果:第一名进面
笔试已胜过对手,面试上还加倍努力,必然全方位压制对手,综合分数一定胜过对方,完胜、胜得对手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