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现在网络上流传摸鱼式加班,即出工不出活,加班先晒图,领导不走我不走,针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思路】
常规的社会现象题目,如果是很生活化、很细节的现象,就要往生活中的方向去想,不要答得很大,不要答的太高远。
提对策的时候,不要想都不想,就把建立制度、宣传、监督、培训之类的一股脑的都答,要看这些对策是否精准,是否具备可执行力。要根据题目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解析】
这个现象核心的意思,其实就是变形的形式主义危害更大。
入题:某些单位的员工喜欢在群里发布一些日常工作的的图片,以显示自己正在工作,或者加个班也要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展示一下。这些所谓的“晒图”究竟是给谁看的,是“晒图”那样一直认真的工作,还是所谓的“摆拍”,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从一些事例入手,会让考官提起对你答题的兴趣)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发,而是如果以单位都以“晒图展示”作为工作的标榜,那可能就变了味。
谈危害:(危害不难,就不展开解析了,大体说下方向)对自己,对单位,对子女教育,对单位形象,对工作开展,对政府形象和群众距离等等都可以说。
谈原因:
1.为什么通过“晒图”展示自己的工作?因为简单容易!通过“晒图”展示自己的“责任心”,投机取巧!
2.一个人“晒图”可能尝到了甜头,其余的员工感觉不“晒图”就亏了,然后越来越多的人“晒图”,久而久之,成为一种病态。
3.单位长久以来的风气如此,会干活的不如会吆喝的,看似都在“吆喝”,实际干活的人却不多。
......等等其他原因
看问题要全面,也不是绝对的不好:
虽然一些单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我们不能否认,很多时候是也是需要展示一些工作成果或者状态的,比如一些好的作品,好的文章,亮点工作,取得成绩的东西,这些就可以“肆意”展示。
对策:题目中的这个现象更像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变形”,工作的初心变了味,变了样,对于一个单位的风气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所以,下面说对策就好了。
(对策不难,就不展开了,大体提下方向:单位怎么改,领导怎么带头,自己怎么转变,怎么把工作落到实处,不玩花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