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范文解析:千方百计保障食品安全
农兽药残留超标、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肉制品掺杂掺假、“网红”假劣食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百姓深恶痛绝。公安机关宣布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万余名,挂牌督办的103起重大案件全部告破,引发群众强烈反响。
【解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食品安全的申论范文,“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大家都知道它很重要,但如果说到如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的治理,往往就不太容易表达的很地道,毕竟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距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我们也往往不太熟悉。因此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补一下这个短板。
首先看第一段,开篇引入。这段的内容很简单,讲的是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公安机关破获相关案件引发的反响,但在这里,重点注意这个词:“‘网红’假劣食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这里面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新的现象,就是说现在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不只是传统意义上我们所了解到的那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带货过程中,也会出现食品安全的问题,这属于随着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那这个新现象可能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考,也可能从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经济、正确看待网红直播带货的角度来出题目。联系这个知识点,大家还可以看一下我在2月23日分析的文章《直播带货,如何从“一时火”变成“一直火”》,里面有很多详细讲解,可以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如果找不到,可以来和我要,今天视频的最后有我的联系方式。】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监督执法部门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出快手、下重拳,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食品产业全过程涉及的环节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样化,监管难度大,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持续综合治理。新征程上,要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解析:第二段,中心论点段。本段先注意这句:“监督执法部门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出快手、下重拳,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可以提炼一下结构,变成:“监督执法部门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出快手、下重拳,才能……”这样一来,就不只局限在食品安全的话题,其他只要是违法违规行为,涉及到要用监管来处理的,那就可以直接套用这句话。这里面我们尤其注意“零容忍”这三个字,用途是很广的,比如我们可以说:“要对网络暴力‘零容忍’”,或者“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组合是很多的,这个词也很形象。同时,还要注意本段最后一句话,说到了在“新征程上”,要在“产”“管”“治”上下功夫,这里面所说的“产”“管”“治”,实际上就是下文三个分论点的段首句以及主要内容。我们在写大作文、列提纲构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能让自己的文章结构更加明晰。】
在“产”的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食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激励的市场作用带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实施食品领域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础上,探索建立食品质量标准体系。
【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一,在“产”的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想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首先就要从生产环节做文章,我们每个人也都知道在生产环节要提高产品质量等等——可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让整段内容不仅体现了质量的特点,还让论述显得更为专业,那就是:“加强品牌建设”。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有产品质量好了,做的长久了,群众认可度高了,有了口碑,才可能形成品牌。用文中的话就是:“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那具体该怎么做呢?注意这几个方法,就是:“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础上,探索建立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其实还有很多别的有关品牌的具体做法,我在之前的文章讲解里面也给大家说过很多,但在这个分论点里面,我们就记住这一个思路角度:“推动质量,抓好品牌”,这就可以给我们在考场上提供很好的思路。】
在“管”的方面,完善高水平监管体系。2021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突出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从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长远目标考虑,严格执行法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尚德守法的良好环境。
【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二,在“管”的方面,完善高水平监管体系。如果我们到街上随机问一问路人,或者在家里随便问一问亲属朋友,每个人都会说食品安全“得管”“得严”,这个思路没有问题。可是,在考场上,如果我们写的东西和街头巷尾的闲聊没什么区别,那分数肯定不会太高。那如何在大众认知和规范表述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呢?作者用了几个方法,首先,提到了“2021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这个内容可以不用背,但要了解知道,考试一旦看到材料里面有,那妥妥的是我们的重要论据之一。尤其是食品安全法还“突出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那除了法律制度之外,还要怎么严呢?注意这句话:“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这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严格但讲程序。第三,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尚德守法的良好环境”,这句话可以提炼一下,变成:“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尚德守法的良好环境”,这样就不只局限在今天食品安全的话题,其他只要涉及到普法相关的内容,就都可以使用。】
在“治”的方面,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以食品安全文化凝聚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涵养诚实守信文化。要加快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培育人人参与意识。食品安全事关人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注重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解析:第五段,分论点三,在“治”的方面,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刚刚说过的两个分论点:“生产方面”和“监管方面”其实都比较容易想到的,难点在于论述上。但到了分论点三,我们就要先注意写作的角度了,就是“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为什么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还要说到“文化”上呢?因为:食品安全文化可以“凝聚更深层次的价值认同”。此话怎讲?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有食品安全的意识,都能监督食品安全,那这类问题肯定会大幅减少,所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本段还要注意这句话,就是:“食品安全事关人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改写一下,不说食品安全,我们说社区“微治理”,就可以说:“社区‘微治理’事关人人,人人有责”,在强调共同参与,共同出力等内容时,就可以这样来用。与之类似的,还有本段最后一句里面的“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也是同样的效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和需求,不会只停留在守住食品质量安全的“底线”。努力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关卡,净化食品消费环境,方能推动食品产业向不断追求更营养、更健康、更美味、更快捷的“高线”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解析:第六段,结尾点题。在这个结尾中,我们注意三个地方:一是记住划线的这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凡是涉及食品安全的话题都可以用。二是段尾这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句话是几乎所有民生相关话题中,都很万用,经常可以放在结尾点题或者开头引入时使用。第三,在这一段里,作者还用了“底线”和“高线”这两个词,起到了对比作用,大家也要一起认真学习、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