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力充分涌流
当今中国,物阜民丰,辉煌的成就映照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只会止步不前,错失发展良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想象力成为发展的新动力,想要继续发展,必须从科学、艺术以及古文化中汲取养分,让想象力充分涌流。
想象力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分析,是对现在想法的突破创新,是对未来的无限规划。在线教育打破时空界限,推倒学校院墙,体现了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想象;机器人小镇的建设,不在于磅礴浩大的题量,而在于智能项目的推进,体现出智能规划的想象。但是想象力本身是什么,去向何处,我们要认真思索。从科学、艺术和古文化中汲取养分,就成了培育想象力的必由之路。
让科学在想象力中获得另一种表达与释放。科学是广义的,不仅仅包含技术。一方面,科学的价值是严谨的,敢于批判,不断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想象力也要严谨。另一方面,想象力不仅仅要包含技术创新,也要考虑智能化、交互化,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这样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才不会出现龃龉。
为想象力注入艺术美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最普遍的想象,但科学让人敬而远之,艺术可以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最偏僻的角落。石洞岩画、内蒙呼麦、艺术作品,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想象天马行空,能够培育想象力。另外,设计师是想象力时代的主体,审美水平的提高,能将产品商品提升为艺术品。
让古文化的精粹流入现在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亮想象的天空。我们重温古文化,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不是因为我们恋旧复古,而是它们记述了历史、经验、文化精神,是我们培育想象力的精神支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无尽的想象,孔子的思想是对理想国家的想象,佛道是寻求心理慰藉的想象,《天工开物》是对科学技术的想象。一方面,要循循善诱,另一方面,要在润无声中培育崇尚想象力的新风尚。
想象力的边界,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想象力缺失,也许能苟延残喘一时,但不主动培育想象力,前面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想象力的作用也许是一个充满变量的函数,但可以确定的是,让想象力充分涌流,我们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