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学体育教育的申论素材梳理
培养时代新人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当前学生在增长学识,培养素能的过程中,是否具备健硕的体质,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成为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重点关注的方向,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体力活动环境,还能教会学生健康生活的技能和知识,而高考没有体育测试,学考体育也多是学校自主设置。因此,受高考、中考的影响,有些教师和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忽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
对策:
1.完善中学体育教师考核评比机制
保障中学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特别要注意评先评优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果,职称评定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无私奉献精神。凡是设有体育教学组的学校,建议按照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给学校的年度评优比例,阶段性给予体育教学组评先评优的指标:没有设立体育教学组的学校,应按照其他学科同样的评价机制,按照职称职级给予体育教师同等的考核评比地位,并且在校务公开栏张榜公布。
2.健全中学体育风险管理体系
要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安全处理措施》等,提高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培养在授课过程中面对学生受伤的应变能力。制定保险赔付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制定并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将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3.做实中学体育教学督促检查
要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加强体育教学的日常监督检查,对随意减少或挤占学生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时间的各级各类中学及其体育教师,要采取警示约谈.通报批评等措施予以严肃处理,确保所有年级开齐开足规定的体育课程和合理的课余活动时间。
4.建立中学体育教育网络
要通过向社会宣传、与家长沟通,引导全社会认识到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务必讲清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点小伤小痛在所难免,要求广大家长正确对待中高强度训练以及体育安全事故,配合支持学校搞好体育教育。
5.推进中学体育场地建设与设施器材配备
要按照上年GDP或财政收入增长比率逐年增加中学体育经费,在建好学校体育场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出台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务必按照班级数量配齐一类必配设施,争取配备齐全二类必配设施,认真研究中学实际情况和当地传统特色,有计划地选择配备一类、二类选配设施,有效推动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设施和器材配备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各级各类中学则要对体育学科竞赛与交流、体育器材设备维护、训练等经费,同样按照上年GDP或财政收入增长比率逐年增加,予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