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了原理,按部就班的做,100%的正确率。出的可能性大,建议花点功夫,值。
一真或者一假的题目出的多,多真多假的在前面打好基础的情况下,也要掌握。
①矛盾关系
书上都有,“矛盾关系”这个名字不重要,一共六组左右的矛盾关系,不说了,自己看。不需要搞清楚原理,一两句话说不明白,看完式子背下来就行。真假规律是一真一假。
②反对关系
书上都有,“反对关系”这个名字不重要,一共两组反对关系,不说了,自己看。不需要搞清楚原理,一两句话说不明白,看完式子背下来就行。两组反对关系真假规律不同。
③包容关系(或者叫推出关系)基本上用不到在真假推理里面,反而在集合推理用得多
书上都有,“包容关系”还是“推出关系”这个名字不重要,主要是两句话之间能写成“A→B”的形式,不说了,自己看。不需要搞清楚原理,一两句话说不明白,看完式子背下来就行。一真前假,一假后真。这里拓展一下,能理解的话,翻译推理和真假推理基本上没问题了。为什么“一句话推出另一句话,也就是写成“A→B” 的形式后,真假关系是“一真前假,一假后真”。
“A→B”=“—A 或 B”。A代表北京、B代表上海的话,看一下上面那个表格,“—A 或 B”代表着“1+3+4”三种情况,意味着“A→B”也包含“1+3+4”三种情况。
如果A和B中最多有一个是真的(A和B整体有可能一个真、有可能都不是真的),也就是“一真”那种情况,找找“1、3、4”三种情况中,“1”有两个是真的,不符合,只有“3”和“4”符合,不管是“3”还是“4”A都是假的,B的真假不定,也就是箭头前面是假的,箭头后面真假不定。一真前假。
如果A和B中最多有一个是假的(A和B整体有可能一个假、有可能都不是假的),也就是“一假”那种情况,找找“1、3、4”三种情况中,“4”有两个是真的,不符合,只有“1”和“3”符合,不管是“1”还是“3”B都是假的,A的真假不定,也就是箭头后面是真的,箭头前面真假不定。一真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