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搜索”蓦然公考“或加微信”mrgk002“找我做一对一选岗报考咨询,免费送独家复习资料!





做到这几点,国考副省级行测提高3到5分

蓦然资料站 http://www.mrzlz.com 2023-09-08

做到这几点,国考副省级行测提高3到5分


以下是我备考期间琢磨出来的一些应试技巧,掌握后可以帮助提高3到5分,请耐心看完。


1.行测的题量很大,国考副省级行测要在120分钟内完成135题,全部认真做完是不可能的。行测主要分为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5个模块,各模块难度因人而异。


2.一般来说,备考以言语、判断和资料为主,这三块学好了、学熟了、稳定了,再有余力去学常识和数量,也可以在学习三大主要模块的间隙,穿插一些常识和数量的学习,但一定是以三大主模块学习为主。


3.如何判断自己三大模块是否学到位了,各机构有些模块正确率的建议,比如言语正确率80%以上,判断正确率80%以上,资料正确率90%以上。并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上述正确率,比如言语35分钟,判断30分钟,资料25分钟。实际上,各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例如,目标分数80分,那么各模块应该拿到多少分,总时间120分钟,各模块应该需要多少分钟;这样量身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4.行测的考试和高考不同,不在于做出了多少难题,而是在于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拿到最多的分数。基于这点,行测考试过程中,做题顺序和题目的取舍,就很关键,这方面琢磨研究透了,直接可以提高分数,立竿见影的效果。


5.还记得我第一次自己模考的时候,想给自己摸摸底,大概看看水平怎么样。当时还没入门,判断还没学,以为自己从小数学好,把数量放在前面做,大致按常识—数量—资料—言语—判断的顺序,印象中考了50来分吧,对自己打击很大,也意识到了差距。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备考,大概知道了数量不是那么好拿分的,调整做题顺序,分数一下提了不少。也让我意识到,调整做题顺序,是可以影响分数的。


6.推荐一种做题顺序和时间安排:言语(35分钟)—资料(25分钟)—判断(30分钟)—常识(8分钟)—涂卡(7分钟)—数量(15分钟)。这样做题顺序有个很大的好处是,方便计时!在真实考场上,计时是很重要的,怎么一看到时间就能知道自己的进度是慢了还是快了。按我这个做题顺序,置身真实考场,9:00开考,9:30大概言语要收尾了,10:00应该完成资料了,10:30应该做完判断了,10:45要开始做数量了。时间很整,很好记。如果换个做题顺序,我相信至少需要花30秒到1分钟,才能想明白做的快还是慢,是不是有点浪费了。(注:这个安排是针对国考副省级的,其他试卷,可以自己探索调整)


7.时间的困境:举个例子,假设这次言语有点难,时间过去40分钟了,言语还剩好几题;假设这次图推有点难,一道题想了3分钟还是没思路;假设资料有几题很难算,花了好长时间,是可以算出来,但是明显不划算。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刚开始我很纠结,很舍不得,言语、判断、资料是重点学的模块,常识和数量两个模块都不太会啊,这可咋整,真的很难放弃,稍微一纠结犹豫,时间就过去了,后面的做题节奏就乱了。


8.勇敢的放弃:行测讲究的平衡,有限时间内拿到最高分。如果同意这个观点,碰到上面的情况,我建议大胆放弃几道题。原因:一是,难题花了时间不一定对;二是,做出来了性价比不高;三是,如果前面一纠结,数量可能根本没时间,全被挤占了。如果前面某些题大概判断性价比不高后,就果断放弃,把时间挪到数量上,数量有难题、有简单题。有的简单题可能1到2分钟就能做出来。假设保证数量有10至15分钟,能够做出5道题。此时数量得分应为5+10/4=7.5分(副省级数量1题1分)。假设没时间做数量,得分应为15/4=3.75分。


9.上述方法针对国考副省级,且是我个人总结的,每个人情况不尽相同,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你会发现,在知识掌握没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做题顺序和时间分配的平衡,提高3到5分。上述方法还需要在平时模块练习过程中,不断使用,融入肌肉记忆中,这样在最终考场上,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0

上一篇:

没有了:下一篇